当前位置:首页 > TAG信息列表 > 可持续发展的定义

可持续发展的定义

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基本特征

当今世界,环境保护成了当代企业发展的口号,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,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是什么吧。

一.可持续发展的定义

可持续发展最早提出于1972年,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,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发展。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。在早期,它被认为是一种着眼于长期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。随着发展问题的进一步暴露和认识的深化,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已经不仅限于经济发展(更不要说经济增长)。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支柱是经济、社会、环境和文化,只有四者协调发展,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二,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

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基本特征

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可以简单概括为经济可持续发展(基础)、生态(环境)可持续发展(条件)和社会可持续发展(目的)。

1.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

它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,经济增长必须提高当代人的福利水平,增强国力和社会财富。但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增长的数量,还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。也就是说,经济发展包括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。数量的增长是有限的,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和质量,采用科学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可持续的。

2.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

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。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,与生态环境相协调。它要求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建设,确保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的可持续利用,并将人类发展保持在地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。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,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必须低于资源的再生率,这样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才能得到替代资源的补充。

3.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寻求全面的社会进步

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,单纯追求产值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体现发展的内涵。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概念,世界各国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目标,但发展的本质应该包括提高人类生活质量,提高人类健康水平,创造保障人民平等、自由、教育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。也就是说,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体系中,经济发展是基础,自然生态(环境)保护是条件,社会进步是目标。这三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的综合体。只要社会能够在每个时间段内与经济、资源和环境保持协调,这个社会就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。显然,在新世纪,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以人为本的自然、经济和社会复合系统的可持续、稳定和健康发展。


燃气热水器之家 融江新闻

  •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

猜你喜欢

微信公众号